有制度,很好。但制度有時也只是參考用。
人和機器有很多地方不一樣,其中之一就是人沒有規律性。所以制度是用來讓「人」遵循的。很奇怪的,制度也是人發明的。人用自己發明的制度來規範自己。
在教育行政現場,有制度便照制度做。但是很多時候,不照制度做事的也很多,按照自己意思解釋做事的也不少。比較讓人不舒服的,就是這些人若和你有業務上的往來時,就會讓人在工作上很不舒服。如果調適的來,就用「相忍為…」來自我嘲解。那天身體或情緒低潮時,就大概只能自己內傷,在心裏給他圈圈叉叉,緩和一下情緒。因為罵人的話,我們不擅長,也不想因此拉低了自己的格調,所以,這類個性如我的人,大概是不適合做行政,也大概走不遠…要走行政,真的是要「狠角色」才能做的好。
狠角色,不一定是心狠手辣。忍人所不能忍,為人所不能為;能屈、能伸;臉皮夠厚也要厚黑,處事不要想太多,事情不會做沒關係,但是事情要會推;做事做不好沒關係,做人會做就好;細節不重要,表面一定顧到,這樣才容易達到目標,可以屹立不搖,保持不敗。我觀察到主管級的人物,很多是這樣。重要的,不要太過仁慈,不要太好說話、不要替人想太多…因為最後累死的是你自己。
我不是狠角色。前幾天與同事聊天中,猛地想起自己當初初接行政時的一股熱血,想著自己若有一天當上主管時要如何如何,這般這般…
在從師範大學分發至今,除了二年兵役之外(還是當個行政幹部:排長),近20年的教育工作,只有3年是導師,其他時間都在行政圈裏。近來有機會接了個主任,能發揮的空間也大了,自己的一些理想也得以實現一些,但是也發現,很多事情受著其他的掣肘,並不是對的就能推行。而在行政愈久,與友人的聊天經驗中也發現,似乎在什麼單位都是會遇到類似的情況。如果是個理想主義者,有滿腔的熱血,或者還是不要進到這個圈子比較好。唯一我經驗過,覺得比較不會太有「人」的問題的,大概就是資訊組長這個職務。要處理的就是機器。機器不會跟你鬧脾氣,不會有心機,不會給你臉色,不會跟你玩陰的…所以我和機器、程式、軟體玩了很久…人,還是最不容易處理的。
當個主管,即將滿二年。近二年來,碰過許多的事,經歷不少「風浪」,遇過各種同事。有人雪中送炭,寒冬送暖。這類的同事,真是點滴在心,感激在心頭!在處理事務時,也提醒自己:「莫忘初發心」。對處室行政同仁,或其他同仁的往來時,不要因自己的疏忽或不經心,而讓同樣滿懷理想熱忱的新進同仁失去前進的動力、或感到措折,對教育失去信心與願力。
有時出去走走,暫時放下也是個好點子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