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/15/2009

見賢思齊

每個家長,看到別人的小孩的好、乖巧,在學業或是殊特才能的表現時,總會不自覺的想:「哇,好棒!」,「我家的小孩怎麼沒有這樣?好,回家要求他。」,或是「回去告訴他,別人是這樣做的,你可以參考看看」,「真好,要是我小孩也這樣那就好了」…

這樣的比較到處都是。我們拿小孩來比較,自己的,別人的。當然,別人的好,我們見賢思齊,可是換個角度來講,我們的小孩也不會差到那裏去吧。如果會,那是什麼原因呢?別人小孩的優秀表現,不論是在課業、常規或是特殊才能,是否他的家長在這方面有要求,或提供這方面的必要環境,而他的小孩也有自我要求且有這樣的才能,所以才會讓我們看見他們的好。拿別人的好來觀摩是對的,只是我們在拿捏上,可能要視實務狀況引導,免得造成反效果,造成孩子的壓力。我們是否有能力提供相同的環境與支援,讓孩子能有相同或類似的學習環境。另外,孩子是否有天賦,也是考量的一個重點。我們總是看到別人的好,而馬上想要一樣。看到別人的好,也要知道自己的好。他山之石,可以攻錯。而教育我覺得弔詭的地方,是你永遠不知道怎樣才是最好的,你無法知道孩子是否盡力了,他是否已全力以赴了。我們總是鼓勵他們:「再加油一些,你就可以…」事實真的這麼簡單嗎?應該未必。如果事實是這樣,今天的我們,應該就不是這樣的成就了。

想想,如果今天反過來,孩子看到別人的父母後,問你說:「爸爸,你為什麼不是總經理?」「媽媽,妳怎麼都沒才藝?」「爸爸,你怎麼不會做模型?」我們會怎麼回答他們呢?會惱羞成怒嗎?還是好好的跟他們說明?

我們能要求、提點孩子的,大概就是希望他們在成長、學習的過程中,不斷的自我期許與要求,希望他們在長大後回首檢視自己的人生,是一段充實、無悔的人生。也希望他們在這過程,能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價值與方向,在感情、事業、朋友、健康…各方面,都能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。

沒有留言:

Raspberry Pi 3 安裝 LibreElec 介面中文化

將Raspberry pi 拿來作為媒體播放器,接上外接的1TB硬碟也沒有電源問題。安裝的是Kodi核心的LibreElec,不過介面是英文的。 介面中文化的方式:(進入設定) 1. 在Skin中,先將字型(Font)改為Airal(based),等它生效 2. Appe...